返回顶部

科研动态
科研进展
西印度洋海洋底质和底栖生物调查航次任务圆满完成
来源: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     通讯员:姜睿     2022-05-27 16:04:45
分享:

春江水暖、芳菲笑靥。近日,由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组织实施的“2022年西印度洋海洋底质和底栖生物调查航次”历经74天,安全、圆满、高质量地完成了预定任务。

本航次考察作业主体区域位于印度洋北部海域,是“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二期)”专项任务之一。本航次旨在通过对阿拉伯海区开展海洋底质与海洋生物考察,为深入认识该区域沉积物与悬浮体的物质组成、分布规律,了解底栖生物和沉积物微生物的多样性特征、分布格局等相关研究领域提供丰富而珍贵的样品与基础数据。航次首席科学家由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黄牧高级工程师担任。

在航次执行过程中,全体科考队员和衷共济、奋楫笃行,安全、顺利、高效完成了沉积物取样、底栖生物调查、CTD水体环境调查、沉积物捕获器回收、深海三脚架回收、OBS回收和布放、多波束和浅地层测量等多项内容。特别是在本航次中,形成了重力活塞沉积物长岩芯业务化的取样能力,取得沉积物岩芯样品最长达19.3 m,创造了专项任务柱状岩芯的最长记录,也是我国迄今为止在印度洋采集的最长岩芯。

本航次高质量考察成果的取得,不仅对于认识晚第四纪以来印度季风演化历史、海陆相互作用过程、印度洋偶极子演化历史及其与气候变化之间的联系等方面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对我国的“海上丝绸之路”与“海洋强国梦”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向阳红01”船右舷重力活塞取样作业

“向阳红01”重力活塞所获取的沉积物岩芯样品

调查航次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