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以下简称“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于2013年12月获得科技部批复、2015年6月正式运行,由国家部委、山东省、青岛市共同建设,定位于围绕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以重大科技任务攻关和国家大型科技基础设施为主线,开展... [详情]
附件: 1.2021年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发展中心部门预算 [详情]
各相关单位,各有关部门: 为进一步提高科学考察船共享效率,服务海洋科学考察与研究需求,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简称“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在各单位提报的航次计划基础上,汇总形成了2021年船时信息(附件1)。现发布海洋试点国... [详情]
各有关单位,各部门、各创新单元: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要指示,围绕海洋强国战略的重大部署,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简称“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以建设突破型、引领型、... [详情]
来源: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功能实验室 发布时间:2021-03-04 15:57:18
近日,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功能实验室张玉忠教授团队与山东大学国家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李福川教授团队等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题为“Discovery of exolytic heparinases and their catalytic mechanism 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外切肝素酶的发现及其催化机制及应用潜力研究)的研究论文。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功能实验室张玉忠教授与山东大学国家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李福川教授为该研究的共同通讯作者。 肝素(Heparin,HP)/硫酸乙酰肝素(Heparan sulfate,HS)是一类是由己糖醛酸和己糖胺组成的二糖重复单元连接而成的硫酸化聚阴离子直链多糖,是一类重要的糖胺聚糖,广泛存在于细胞膜表面、胞外基质及细胞质中。由于复杂多变的结构,使HP/HS能够与各种蛋白(如生长因子和成型素及其受体等)相互作用,从而参与一系列重要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如抗凝血、细胞黏附、炎症反应、细胞迁移、细胞分化、病原微生物感染、肿瘤发生发展等过程。自1916年被发现以来,HP及其低分子制剂作为最重要的抗凝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与此同时,高度复杂的结构严重阻碍了人们对HP/HS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来源: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功能实验室 发布时间:2021-03-02 15:14:26
大气河是中纬度狭长的水汽输送带,对中纬度极向水汽输送的贡献超过90%。大气河登陆后易形成极端降水,引发沿岸地区严重的洪涝灾害。但是由于缺乏对大气河动力机制的准确认识,现有的天气和气候模式对大气河登陆时间和位置及其引起的极端降雨的预测存在很大的困难。 近日,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功能实验室(以下简称“功能实验室”)成员马晓慧教授团队与国际高分辨率地球系统预测实验室(iHESP)Ping Chang教授、博士后刘雪等合作,通过在高分辨率数值模拟中引入中小尺度海洋过程的影响,并结合观测和再分析资料,首次发现北太平洋黑潮伸体区域与海洋锋面和涡旋有关的中小尺度海温的出现会使登陆北美西岸的大气河和极端降雨显著增强,且该过程在季节与季节内尺度都有发生。该项研究进一步提出了中小尺度海温强迫大气河的可能机制:大气对海洋冷暖涡的响应是非对称的,中小尺度海温异常将更多的水汽输送到大气边界层以上,增加的水汽通量将直接促进大气河的生成,而在此过程中伴随大气河发生的副热带气旋的强度并没有显著改变。
来源:区域海洋动力学与数值模拟功能实验室 发布时间:2021-02-19 00:00:00
近日,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区域海洋动力学与数值模拟功能实验室(以下简称“功能实验室”)黄传江和乔方利两位研究员关于海洋边界层动量通量的研究成果,被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AGU)会刊《地球与空间科学新闻》(Eos)在“编辑亮点”(Editors’ Highlight)专栏进行报道。编辑以“海洋中的动量通量可超过风应力(Wind Stress is not the Ceiling of Momentum Flux to the Ocean)”为题进行了报道,指出“该科学发现对海洋动力学提出了新的挑战,甚至会引发科学论战(The new findings introduce a new challenge maybe also a new controversy to ocean dynamics)”。
来源:科研部 发布时间:2021-02-09 16:20:42
2021年2月5日,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召开开放工作室专题工作会,总结开放工作室阶段建设成效,谋划2021年度重点工作。中国海洋大学包振民院士等7位同行专家,开放工作室首席科学家安芷生院士、侯保荣院士、学术带头人郭跃伟研究员及科研骨干代表,主任委员会副主任庄志猛研究员、学术委员会秘书长潘克厚教授,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约50人参加会议。会议由科研部负责人石洪华研究员主持。
来源: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功能实验室 发布时间:2021-02-07 15:26:51
海洋中叶绿素的含量和分布是影响大气-海洋物质能量交换和海洋碳储存的重要因素。卫星海洋遥感能够在全球尺度上揭示涡旋和叶绿素的分布,为研究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提供了观测基础。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功能实验室徐永生研究员团队近日在这方面研究中取得进展,在全球尺度上揭示了涡旋对海洋生态的影响。 海洋上层的营养盐在一定程度上源自于陆地,在远离陆地的大洋中心区域,同样存在着丰富的营养盐和海洋生态系统。徐永生团队通过对海洋涡旋的发源地、迁移轨迹和所携带叶绿素的分析发现,海洋中大量的涡旋发源于海盆东侧近岸海域,受到近岸上升流和径流所携带的陆源物质的影响,该区域的海水富含营养盐,形成了大量富含营养盐的涡旋。进一步,这些富养涡旋向西迁移到了开阔大洋,形成若干宜于叶绿素生长的小生态系统,因而使远离陆地的大洋中心区域叶绿素浓度得以显著提升(图1)。
来源: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 发布时间:2021-02-03 15:58:55
2021年1月27日,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以下简称为“海洋渔业功能实验室”)线上线下召开了第二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暨2020年度工作会议。会议由学术委员会主任桂建芳院士、副主任唐启升院士轮流主持,11位委员参加会议。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科研部副部长石洪华列席会议,来自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以及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等50余位专家参加了会议。
来源: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 发布时间:2021-02-03 15:56:49
天然气水合物(简称水合物)的“记忆效应”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由水合物分解产生的水比没有水合物形成历史的水更容易再次生成水合物。“记忆效应”是目前水合物基础研究领域争执的热点基础问题之一。“记忆效应”导致水合物开采过程中发生二次生成堵塞风险提高,导致开采产气效率降低。因此,摸清水合物记忆效应的主控因素、揭示其产生机理对制定合理的开采调控方案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对水合物“记忆效应”的研究大都停留在定性分析层面,水合物“记忆效应”烈度大小缺乏定量的表征方法;由于水合物合成-分解-再合成过程耗时耗力且水合物成核随机性极强,导致“记忆效应”研究效率低、结果不确定性强。 针对上述难题,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科研人员自主研发了全可视水合物成核概率探测装置,提出了采用恒速降温方法强制水合物快速成核以提高实验效率的方法,引入成核概率曲线来定量表征水合物的形成概率分布特征。基于上述方法,采用甲烷-丙烷(C1:90%+C3:10%)混合气模拟实际天然气组分,探讨了水合物分解过热度、分解周期、分解压力等因素对水合物“记忆效应”的定量影响规律。
来源: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 发布时间:2021-01-29 11:10:43
浮游植物是海洋初级生产力的重要贡献者,也是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不可或缺的承载者。硅藻约占海洋初级生产力的40%,元素富集特征明显,其应对 CO2水平升高的代谢变化势必对海洋生态系统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产生重要影响(eg. Zhanget al.,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20)。
来源: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功能实验室 发布时间:2021-01-11 14:14:23
近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与指导,全国涉海单位近200位专家学者通力合作的《第一次海洋与气候变化科学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编写完成,《报告》编委会于2020年12月底以视频会议形式组织召开编制总结会议。
来源:科研部 发布时间:2021-01-08 16:57:29
2021年1月7日,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召开功能实验室专题工作会暨2020年度考核会。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成员,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和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5家常务理事单位相关领导,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主任委员和发展中心党委成员,相关管理服务部门、功能实验室主要负责人及代表约50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主任委员会副主任庄志猛主持。
人才队伍
科学研究
公共平台
国际合作与交流